新生儿小肠坏死性结肠炎怎么治
新生儿小肠坏死性结肠炎需立即住院治疗,主要方法有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手术干预、严密监护等。该病是新生儿期严重的肠道疾病,可能与早产、感染、肠道缺血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腹胀、血便、呕吐等症状。
1、禁食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引流胃肠内容物,减少肠道内压力及细菌繁殖。需持续至肠鸣音恢复、腹胀减轻,通常需要配合胃肠外营养支持。期间需定期监测胃液性状及引流量,评估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2、静脉营养支持
采用全肠外营养维持患儿营养需求,提供足够热量、氨基酸、脂肪乳及微量元素。需根据体重、日龄调整配方,监测电解质、血糖、肝功能等指标。营养液需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严格无菌操作。
3、抗生素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甲硝唑等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需覆盖肠道常见致病菌,疗程通常持续10-14天。用药期间需监测感染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
4、手术干预
对于肠穿孔、腹膜炎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口术。手术方式根据坏死肠段范围决定,可能需分次手术。术后需加强伤口护理,预防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5、严密监护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出入量及实验室指标。重点观察腹胀程度、肠鸣音、排便情况。需定期进行腹部X线或超声检查,评估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等特征性表现的变化。
患儿恢复期需逐步过渡至肠内喂养,首选母乳或深度水解配方奶。喂养需从少量开始,密切观察耐受情况。出院后需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情况,监测有无肠狭窄等后遗症。家长应注意观察喂养反应、排便性状,避免腹部受凉,发现异常及时返院复查。保持喂养器具清洁,接触患儿前严格洗手,预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