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创面二次感染
预防糖尿病足创面二次感染需通过血糖控制、创面护理、足部保护、定期检查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实现。糖尿病足患者因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易发生感染,需特别注重日常管理。
1、血糖控制
维持血糖稳定是预防感染的核心。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免疫功能,增加细菌滋生风险。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过大,餐后血糖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创面护理
已存在的创面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可外用抗菌敷料如银离子敷料或医用蜂蜜敷料覆盖,保持创面湿润环境。若出现渗液、红肿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药膏。
3、足部保护
选择透气棉袜及合脚软底鞋,避免赤足行走。每日检查足底有无破损、水疱,修剪趾甲时避免过短或损伤甲沟。冬季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因感觉减退易导致烫伤。新鞋穿戴前需逐步适应,减少摩擦风险。
4、定期检查
至少每3个月由专业医生评估足部神经和血管状态,包括触觉、温度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检查。必要时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或肌电图检测,早期发现病变可降低截肢风险。患者家属应协助观察足部变化,尤其视力不佳者。
5、营养支持
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有助于创面修复,维生素C和锌可增强免疫力。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合并肾病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
糖尿病足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意识,戒烟限酒以改善微循环。每日进行非负重运动如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流,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出现创面渗液增多、恶臭或发热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家属应协助患者完成日常足部护理,共同参与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