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有哪些表现 食管异物的几个表现细说
食管异物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流涎、呕吐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食管异物通常由误吞尖锐物品、食物嵌顿、食管狭窄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黏膜损伤、感染等并发症。
1、吞咽困难
食管异物阻塞食管腔会导致吞咽困难,轻者仅感食物通过缓慢,重者完全无法进食。异物较大或位置较高时,症状更为明显。患者常因恐惧疼痛而拒绝进食,长期可能导致脱水或营养不良。若异物压迫气管,可能引发呛咳或窒息感。
2、胸骨后疼痛
异物刺激食管黏膜会引起胸骨后持续性刺痛或灼痛,疼痛可向背部放射。尖锐异物可能导致黏膜撕裂,疼痛剧烈且伴随呕血。疼痛程度与异物形状、滞留时间相关,腐蚀性异物还可能引起化学性食管炎。
3、流涎
食管阻塞会反射性刺激唾液分泌增多,患者出现频繁吐口水或吞咽唾液困难的表现。儿童可能出现口水外溢沾湿衣襟。该症状在环咽肌附近的异物更为典型,因该部位神经分布密集,易触发唾液分泌反射。
4、呕吐
食管异物刺激可引发反复干呕或呕吐,呕吐物多为唾液或胃液。若异物刺破血管,呕吐物可能带血。婴幼儿呕吐时可能误吸导致肺炎。部分患者会尝试通过剧烈呕吐排出异物,反而增加食管穿孔风险。
5、呼吸困难
较大异物压迫气管或喉部时会出现气促、喘鸣甚至窒息。儿童因气道较窄更易发生,表现为突然面色青紫、抓挠颈部。食管气管瘘形成时,进食后立即出现剧烈咳嗽,需紧急处理以防呼吸衰竭。
发现食管异物症状应立即禁食,避免强行吞咽或催吐。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内镜取物是主要治疗方式。日常需养成细嚼慢咽习惯,儿童玩具应避免小零件,老人进食鱼类等带刺食物时需特别小心。术后需流质饮食3-5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