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套叠严重吗 急性肠套叠的几个危害揭晓
急性肠套叠属于需要紧急处理的急腹症,可能引发肠梗阻、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急性肠套叠的危害主要有肠壁水肿缺血、继发感染性休克、肠穿孔、水电解质紊乱、生长发育受限。
1、肠壁水肿缺血
肠套叠会导致套入肠段血管受压,引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肠壁因缺血出现水肿增厚,黏膜层可能出现淤血或出血点。此时患儿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三联征。需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解除套叠,避免进展为不可逆性肠坏死。
2、继发感染性休克
持续缺血可导致肠黏膜屏障破坏,肠道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细菌内毒素激活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高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感染性休克症状。需紧急手术切除坏死肠段,并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
3、肠穿孔
未及时复位的肠套叠可能引发肠壁全层坏死穿孔。肠内容物漏入腹腔会导致剧烈腹痛、板状腹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需急诊行肠切除吻合术,术后使用注射用奥硝唑、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预防腹腔感染。
4、水电解质紊乱
频繁呕吐及禁食会导致脱水、低钾血症等内环境紊乱。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肌张力低下等表现。需通过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纠正失衡,同时监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水平。
5、生长发育受限
反复发作的肠套叠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体重增长缓慢、贫血等慢性营养不良。对于病因明确的继发性肠套叠,如梅克尔憩室或肠息肉,需行病变肠段切除术以预防复发。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或血便时须立即就医。确诊后12小时内为黄金复位期,延误治疗可能需切除大段肠管。术后需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过早摄入粗纤维食物。定期随访腹部超声检查,监测肠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