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症急性出血期如何治疗
门脉高压症急性出血期可通过内镜下止血、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出血通常由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血吸虫病、布加综合征、先天性门静脉畸形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止血
内镜下止血是门脉高压症急性出血期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通过在内镜下使用橡皮圈套扎曲张静脉,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是将硬化剂直接注射到曲张静脉内,促使静脉血栓形成和纤维化。这两种方法止血效果较好,操作相对安全,可重复进行。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能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静脉压力。也可使用血管加压素如垂体后叶素注射液,但需联合硝酸甘油减轻其副作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可预防应激性溃疡。止血药物如注射用血凝酶可辅助止血。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内镜治疗失败或无条件立即行内镜治疗的患者。通过食管囊和胃囊充气压迫曲张静脉达到暂时止血目的。该方法止血效果确切但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仅作为过渡性治疗措施。压迫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误吸和压迫性坏死等并发症。
4、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通过介入方法在肝内建立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的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Child-Pugh分级A级或B级患者。术后可能发生肝性脑病、分流道狭窄等并发症,需长期随访。对急性出血控制率较高,可作为内镜治疗失败后的选择。
5、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包括门体分流术和断流术,适用于内镜和药物治疗无效且肝功能较好的患者。门体分流术如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但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高。断流术如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通过离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血供达到止血目的。手术创伤大,风险高,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门脉高压症急性出血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禁食禁水,保持呼吸道通畅。出血控制后逐渐恢复流质饮食,选择低盐、优质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粗糙、辛辣刺激性食物。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2克。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戒酒,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等,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呕血、黑便等出血征象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