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是两种致命性心律失常,属于心脏电活动紊乱导致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引发心脏骤停。
1、心室扑动
心室扑动表现为心室肌快速而规律的收缩,心电图呈现正弦波样图形,频率通常为150-300次/分。此时心脏排血功能显著下降,但尚未完全停止。常见于严重心肌缺血、心肌病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患者可能出现晕厥、血压骤降等症状,需立即通过电除颤恢复窦性心律,并静脉注射胺碘酮注射液或利多卡因注射液控制心律失常。
2、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是更严重的电活动紊乱,心室肌呈现无序颤动,心电图显示不规则波动,完全丧失泵血功能。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长QT综合征等疾病,患者会迅速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等心脏骤停表现。抢救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200J双向波电除颤,后续可静脉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或硫酸镁注射液辅助治疗。
3、发病机制
两者均与心室肌复极异常相关,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紊乱形成折返环路。心室扑动多为单一大折返环,而心室颤动则存在多个微折返环。这种电活动异常可能由心肌瘢痕、缺血缺氧或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导致。
4、危险因素
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基础心脏病是主要诱因。其他包括低钾血症、药物中毒(如洋地黄类)、心脏外科术后等。部分患者存在Brugada综合征等遗传倾向,需通过基因检测和心内电生理检查评估风险。
5、预防措施
对于高危患者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基础疾病管理包括规范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等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电活动变化。
出现不明原因晕厥或心悸时应及时进行心电检查。已确诊患者需随身携带急救卡片,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术。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片,避免吸烟饮酒等诱发因素。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