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液体复苏、镇痛解痉、抑制胰酶分泌、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该病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住院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液体复苏
早期快速补液可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通常选择晶体液如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需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速度。液体复苏有助于维持微循环灌注,预防胰腺坏死加重。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尿量、血压等指标,避免过量输液导致肺水肿。
2、镇痛解痉
剧烈腹痛可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阿片类药物镇痛,禁用吗啡以免加重Oddi括约肌痉挛。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胆胰管压力。疼痛控制需兼顾镇痛效果与呼吸抑制风险,必要时采用患者自控镇痛泵。
3、抑制胰酶分泌
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能显著减少胰酶分泌,降低胰腺自体消化。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可抑制胃酸分泌,间接减少胰液刺激。药物需持续静脉泵入,直至血淀粉酶水平下降。
4、控制感染
继发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如注射用美罗培南覆盖肠道革兰阴性菌,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厌氧菌。对于胰腺坏死合并感染,可能需经皮穿刺引流或手术清创。预防性抗生素不推荐常规使用。
5、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可通过鼻空肠管实施,选用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肠功能衰竭时需肠外营养支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营养治疗需逐步过渡,避免过早经口进食刺激胰液分泌。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需长期随访,3-6个月内避免高脂饮食,戒酒并控制血脂。恢复期可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胰腺形态。建议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血糖、营养指标等数据,由消化内科与营养科联合管理。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