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孩子被狗咬得狂犬病怎么回事,怎么办

7岁孩子被狗咬后患狂犬病可能与伤口未及时处理、病毒侵入神经系统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就医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传播,临床表现为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等症状。

7岁孩子被狗咬得狂犬病怎么回事,怎么办

1、伤口未及时处理

被狗咬伤后未及时清洗消毒伤口,可能导致病毒通过破损皮肤侵入体内。家长需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再用碘伏消毒。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建议尽快带孩子到急诊科处理,医生可能建议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2、未接种狂犬病疫苗

暴露后未规范接种疫苗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狂犬病疫苗需在咬伤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后续按0、3、7、14、28天程序完成5针接种。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中和病毒,常用人用狂犬病疫苗包括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等。

3、病毒侵入神经系统

病毒沿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导致脑脊髓炎。发病后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伤口异常感等前驱症状,随后进展为兴奋期,表现为恐水、怕风、流涎等。此时需在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临床常用镇静剂如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痉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儿童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或存在免疫缺陷疾病时,疫苗可能无法产生足够抗体。此类患儿暴露后除常规疫苗外,还需加强注射免疫球蛋白。家长应观察孩子接种后是否出现红肿、发热等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5、动物携带病毒量高

若咬伤孩子的狗处于发病期,其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会增加感染风险。即使伤口较小也应规范处理,特别是指尖、面部等神经丰富区域的伤口。流浪犬或未接种兽用狂犬疫苗的犬只危险性更高,家长需保留动物信息供疾控部门追踪。

被犬咬伤后应立即落实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三级预防措施。日常避免儿童接触陌生犬只,教育孩子不要挑逗动物。饲养宠物需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外出时使用牵引绳。若发现动物出现异常攻击行为,应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狂犬病病死率极高,但暴露后规范处置可有效预防发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