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短pr综合征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短PR综合征是指PR间期短于120毫秒的一种心电图表现,可能由房室结传导加速、预激综合征等引起,通常需结合临床症状评估风险。
1、生理性变异
部分健康人群存在先天性房室结传导速度较快的情况,表现为PR间期缩短但无其他异常。这类情况多与迷走神经张力变化有关,心电图可见PR间期稳定在100-120毫秒,不伴随心悸或晕厥症状。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监测变化。
2、预激综合征
WPW综合征是短PR的常见病因,因心脏存在肯特束等异常传导通路,导致心室提前激动。心电图除PR间期缩短外,可见delta波和QRS波增宽,可能引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确诊需进行电生理检查,治疗可选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
3、房室结加速传导
房室结结构异常或自主神经调节失衡可导致传导加速,PR间期多维持在90-110毫秒。部分患者运动后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但较少引发严重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有助于鉴别,症状明显者可考虑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
4、遗传性心律失常
短PR间期可能为Brugada综合征、家族性房颤等遗传性疾病的早期表现。这类患者常伴猝死家族史,心电图可合并ST段抬高或T波异常。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高危患者需植入ICD预防恶性心律失常。
5、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电解质异常可暂时性缩短PR间期,多伴随T波低平或U波增高。纠正电解质失衡后心电图多恢复正常,需针对原发病因治疗,如氯化钾缓释片补钾、降钙素注射液调节血钙等。
发现短PR间期应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排查病因。无症状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合并心悸、晕厥者需限制剧烈运动,及时心内科就诊。日常监测脉搏节律,出现心慌、黑朦等症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