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急性胃炎的护理方法主要有调整饮食、适量饮水、卧床休息、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等。急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由饮食不当、药物刺激或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调整饮食
急性胃炎发作期需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藕粉、软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生冷食物。症状缓解后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食品摄入。
2、适量饮水
呕吐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每小时补充100-200毫升。可适当饮用糖盐水补充电解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若呕吐严重无法进食,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3、卧床休息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1-2天,减少体力消耗。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采取半卧位可减轻胃部不适。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待症状明显缓解后再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4、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的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痉挛疼痛。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合并出血时禁止热敷。
5、遵医嘱用药
医生可能开具铝碳酸镁咀嚼片、雷尼替丁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铝碳酸镁可保护胃黏膜,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蒙脱石散吸附毒素。须严格按医嘱服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便秘、皮疹等不良反应。
急性胃炎护理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呕吐、呕血、黑便或高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变质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症状完全消失后也需定期复查,防止转为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