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猕猴桃后嘴唇像针扎一样
吃完猕猴桃后嘴唇像针扎一样可能是猕猴桃中的蛋白水解酶或草酸钙结晶刺激所致,通常属于轻微过敏反应或物理刺激。若伴随红肿、瘙痒等症状需警惕过敏性接触性口炎。
猕猴桃含有丰富的蛋白水解酶如猕猴桃素,可能分解口腔黏膜表层蛋白引发刺痛感。部分品种果皮残留的草酸钙结晶呈针状结构,直接接触嘴唇黏膜时产生机械性刺激。食用未完全成熟或果皮未处理干净的猕猴桃更容易出现此类情况。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30分钟至2小时内自行缓解,期间避免抓挠或热水刺激嘴唇。
少数人群对猕猴桃中actinidin蛋白过敏时,可能诱发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除针刺感外还会出现嘴唇肿胀、喉头紧绷感甚至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既往有花粉症或乳胶过敏史者更易发生交叉过敏。此类情况需立即停止食用并清洁口腔,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干预。
建议首次出现症状时用冷水冲洗嘴唇,后续食用前可去皮并切片减少接触面积。过敏体质者应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发作期间避免进食菠萝、木瓜等含类似蛋白酶的水果。若48小时内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到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