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要做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通常适用于肺部病变诊断、不明原因咳血、气道异物取出等情况。主要有疑似肺癌、长期咳嗽不愈、肺部影像学异常、气道狭窄评估、感染病原体检测等适应症。
1、疑似肺癌
当患者出现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且胸部CT显示肺部占位性病变时,需通过支气管镜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支气管镜下可直接观察气道内肿瘤形态,同时能进行活检、刷检或灌洗操作。对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较高,周围型病变可结合超声支气管镜提高检出率。
2、长期咳嗽不愈
咳嗽超过8周未见缓解的患者,在排除常见病因后,可能需要支气管镜检查。通过镜下观察可发现气道慢性炎症、结核瘢痕、支气管扩张等病变。灌洗液能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帮助诊断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也可进行微生物培养明确特殊病原体感染。
3、肺部影像学异常
胸部X线或CT检查发现肺不张、肺门增大、弥漫性肺病变等异常时,支气管镜是重要的确诊手段。镜下可明确支气管阻塞原因,鉴别肿瘤、结核或异物。对于间质性肺疾病,经支气管肺活检能获取肺组织标本,但取材范围较局限。
4、气道狭窄评估
支气管镜能准确评估气管支气管狭窄程度、范围及病因,区分瘢痕性狭窄与肿瘤性狭窄。对于气管插管后狭窄、支气管结核后狭窄等病变,可在镜下进行球囊扩张、冷冻或激光治疗。术前评估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关键作用。
5、感染病原体检测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常规检查未能明确病原体需行支气管镜检查。通过防污染毛刷采样、支气管肺泡灌洗可获得下呼吸道标本,提高结核分枝杆菌、肺孢子菌等特殊病原体的检出率。对重症肺炎的精准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需完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评估,检查后两小时内禁食水。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咽喉不适、少量咯血,通常无须特殊处理。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大量咯血需立即就医。日常应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呼吸道感染期间暂缓检查,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防止低血糖。高龄或心肺功能不全者应在监护下操作,必要时选择无痛支气管镜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