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鼻息肉的5大发病因素
鼻息肉可能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哮喘、囊性纤维化、阿司匹林不耐受等因素有关。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长期炎症刺激导致的良性增生,常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流涕等症状。
1、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鼻息肉最常见的诱因之一。长期鼻腔黏膜炎症会导致黏膜水肿和增生,逐渐形成息肉样病变。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鼻塞、黏稠鼻涕倒流等症状。治疗需控制鼻腔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药物。
2、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体质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腔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反复发作可能促进息肉形成。这类患者常伴打喷嚏、鼻痒等典型过敏症状。除避免接触过敏原外,可配合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
3、哮喘
哮喘与鼻息肉存在密切关联,约半数鼻息肉患者合并哮喘。两者同属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关。这类患者需同时控制上下呼吸道炎症,常用孟鲁司特钠片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联合治疗。
4、囊性纤维化
囊性纤维化患者因基因突变导致黏液分泌异常,鼻腔黏液过于黏稠易引发慢性鼻窦炎和息肉形成。此类患者多在儿童期发病,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诊。治疗以改善黏液排出为主,可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等物理疗法。
5、阿司匹林不耐受
部分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后诱发呼吸道高反应,表现为哮喘、鼻息肉和鼻窦炎三联征。这类患者应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阿司匹林脱敏疗法,必要时配合鼻内镜手术切除息肉。
鼻息肉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空调房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合并过敏性鼻炎者需定期清洗床上用品,控制室内尘螨浓度。若出现持续性鼻塞、头痛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