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做ERCP手术

ERCP手术通常适用于胆总管结石、胆管狭窄、胰管病变等胆胰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要适应症有胆总管结石取石、梗阻性黄疸的引流、胆管良性狭窄的扩张、胰管结石或狭窄的处理、胆胰管肿瘤的活检或支架置入。

胆总管结石是ERCP最常见的适应症之一。当结石导致胆管梗阻引发黄疸、胆管炎或胰腺炎时,可通过ERCP进行取石。手术采用十二指肠镜经口腔进入胆管,使用取石网篮或球囊取出结石。对于较大结石可配合机械碎石或激光碎石。术后需监测血淀粉酶水平,警惕术后胰腺炎发生。

梗阻性黄疸患者可通过ERCP放置胆管支架或鼻胆管引流。恶性梗阻常见于胰头癌、胆管癌等肿瘤压迫,可放置金属或塑料支架保持胆道通畅。良性狭窄多见于胆管损伤或炎症后瘢痕,需行球囊扩张并放置多根塑料支架进行序贯治疗。引流后黄疸指标通常会快速下降。

胰管病变处理是ERCP的重要应用领域。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管结石或狭窄可引起顽固性腹痛,可通过ERCP进行胰管括约肌切开、取石及支架置入。手术需要精细操作以降低术后胰腺炎风险。部分胰腺分裂症患者也可通过副乳头切开改善胰液引流。

胆胰管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性ERCP需谨慎评估。对于无法手术的恶性梗阻,支架置入可有效缓解症状。组织活检可通过刷检、钳检或细针抽吸获取。部分早期壶腹肿瘤可行内镜下切除。术前需完善影像学评估,避免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不必要的干预。

ERCP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检查,禁食6小时以上。术后应卧床休息,监测腹痛、发热等症状,常规禁食24小时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恢复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脂普食。出现剧烈腹痛、呕吐或发热需立即就医。建议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长期支架置入患者需按计划更换支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