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有什么症状和体征
细菌性阴道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及外阴瘙痒,典型体征包括灰白色稀薄分泌物、阴道pH值升高及线索细胞阳性。该病可能由阴道菌群失衡、频繁性交、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力下降或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引起。
1、分泌物异常
患者常出现灰白色或乳状阴道分泌物,质地稀薄均匀,可能附着于阴道壁。分泌物量明显增多,尤其在性交后或月经周期中段更为显著。这种分泌物与正常白带不同,通常无明显黏稠度或拉丝现象。
2、特殊异味
约半数患者会注意到明显的鱼腥样异味,这种气味在性交后或月经期会加重。异味产生源于厌氧菌代谢产生的胺类物质,用10%氢氧化钾溶液测试可诱发更强烈的气味释放,称为胺试验阳性。
3、外阴不适
部分患者伴随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但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红肿或疼痛。不适感可能随分泌物刺激而加重,但较念珠菌性阴道炎症状轻微,排尿时一般无显著刺痛。
4、pH值改变
阴道分泌物pH检测常超过4.5,这是区别于正常阴道环境的重要指标。pH试纸检测是门诊快速筛查手段之一,需注意取样时应避开宫颈黏液干扰。
5、线索细胞
显微镜检查可见阴道上皮细胞边缘附着大量细小颗粒,即线索细胞。这是诊断的关键依据,表明上皮细胞被加德纳菌等厌氧菌覆盖,细胞边界模糊呈锯齿状。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冲洗阴道破坏菌群平衡。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定期更换,性交时建议使用避孕套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饮食上可适当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但出现症状后应及时就医,避免擅自使用阴道洗剂或抗生素。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直至症状完全消失,伴侣一般无须同步治疗,但反复发作者需共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