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低113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113克每升属于轻度偏低,可能由营养缺乏、慢性失血、骨髓造血异常、炎症性疾病、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建议结合血常规其他指标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必要时需就医完善铁代谢、肾功能等检查。
一、营养缺乏
铁元素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必需原料,长期挑食、素食或胃肠吸收障碍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典型表现为乏力、指甲脆薄,可通过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改善,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等药物。
二、慢性失血
女性月经量过多、消化道溃疡出血、痔疮反复出血等慢性失血会持续消耗体内铁储备。伴随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心悸,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妇科调经、消化内镜止血等,同时配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铁药物。
三、骨髓造血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会影响造血功能。可能伴随发热、皮下出血,需通过骨髓穿刺确诊,治疗包括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等免疫调节药物,严重者需造血干细胞移植。
四、炎症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结核病等慢性炎症会导致铁利用障碍。典型表现为关节肿痛、低热,需控制原发病,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贫血,但需监测血压及血栓风险。
五、肾脏疾病
慢性肾病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常见夜尿增多、水肿,需评估肾功能,通过阿法依泊汀注射液替代治疗,同时限制高磷饮食,维持钙磷代谢平衡。
日常建议增加牛肉、菠菜、黑木耳等高铁食物摄入,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剂效果,定期复查血常规。如出现头晕加重、活动后气促等症状应及时血液科就诊,排除溶血性贫血、血液系统肿瘤等严重疾病。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个性化调整补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