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泌尿系感染的途径
妊娠合并泌尿系感染主要通过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直接蔓延和医源性感染等途径引起。泌尿系感染在孕期较为常见,可能与生理变化、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1、上行感染
上行感染是妊娠期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途径。女性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孕期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和输尿管,导致尿液滞留,细菌容易从尿道口逆行进入膀胱并上行至肾脏。孕期激素变化使输尿管蠕动减弱,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
2、血行感染
当孕妇存在其他部位感染时,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泌尿系统。这种情况相对少见,多发生在免疫力严重低下的孕妇。可能引起血行感染的源头包括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可通过此途径引发泌尿系感染。
3、淋巴道感染
盆腔器官与泌尿系统之间存在丰富的淋巴交通。当孕妇存在盆腔炎症时,细菌可能通过淋巴管扩散至膀胱或肾脏。孕期子宫增大可能影响淋巴回流,增加感染概率。这种情况在合并盆腔炎、阑尾炎等疾病时更容易发生。
4、直接蔓延
邻近器官的感染可直接蔓延至泌尿系统。例如盆腔脓肿、结肠憩室炎等可能穿透组织屏障累及膀胱或输尿管。孕期子宫位置变化可能改变器官相对位置,增加直接感染风险。这种情况通常伴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和体征。
5、医源性感染
产科检查或治疗操作可能将细菌带入泌尿系统。导尿、膀胱镜检查等侵入性操作可能损伤尿道黏膜,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孕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必须进行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导尿管是医院获得性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
孕期预防泌尿系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憋尿,适量饮水保持尿量充足。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饮食上可适量摄入蔓越莓等富含原花青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