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冬季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冬季需特别注意血糖波动、皮肤护理、足部保护、饮食调整和保暖防寒。冬季寒冷易导致血管收缩、代谢减慢,可能加重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1、血糖监测
冬季气温下降可能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建议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尤其晨起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若发现血糖持续异常,应及时调整降糖方案。外出时随身携带血糖仪和应急糖果,避免低血糖发生。
2、皮肤护理
寒冷干燥易引发皮肤瘙痒、皲裂,糖尿病患者因微循环障碍更易出现皮肤感染。每日使用温和无香料的保湿霜,洗澡水温不超过40℃,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足部、关节等易干裂部位需重点护理,出现红肿热痛需就医。
3、足部保护
冬季足部感觉迟钝可能掩盖外伤,需每日检查足底有无裂口、水泡。选择宽松透气的羊毛袜和防滑鞋,避免电热毯直接接触足部。修剪趾甲应平直勿过短,发现鸡眼、胼胝须由专业医师处理。
4、饮食管理
冬季活动量减少时需适当控制总热量,但不宜过度节食导致低血糖。可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火锅等高脂饮食每周不超过1次,汤底选择清汤而非浓骨汤。两餐间可适量食用坚果类零食。
5、防寒保暖
寒冷应激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外出需穿戴帽子、围巾和手套。室内取暖避免长时间使用电热设备,通风不良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清晨血压波动较大时段应推迟户外活动,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
糖尿病患者冬季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适度室内运动如太极拳、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流感高发季节前建议接种疫苗,出现持续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用药。家属应协助监测患者精神状态,冬季光照减少可能加重抑郁情绪。通过综合管理可有效降低冬季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