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功能紊乱的并发症有哪些?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肠梗阻、电解质紊乱、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等并发症。胃肠功能紊乱多与饮食不当、精神压力、肠道菌群失衡等因素有关,长期未干预可能加重病情。
1、营养不良
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吸收障碍,长期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贫血、维生素缺乏等症状。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片、蛋白粉等营养补充剂。
2、肠梗阻
严重胃肠动力异常可能引发机械性或功能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呕吐、排便停止。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医生可能使用胃肠减压、灌肠或开具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3、电解质紊乱
频繁呕吐腹泻会导致钾钠氯等电解质丢失,引发肌无力、心律失常。轻度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严重者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同时监测血生化指标。
4、肠易激综合征
长期功能紊乱可能发展为肠易激综合征,出现腹痛与排便习惯改变。治疗需结合饮食管理如低FODMAP饮食,药物可选解痉剂匹维溴铵、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
5、胃食管反流病
胃排空延迟可能诱发反酸烧心,长期可导致食管炎。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药物可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促动力药伊托必利等。
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需规律进食温软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产气食品,每日少量多餐。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保持情绪稳定。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呕血、黑便、剧烈腹痛等警示症状,须立即就医完善胃肠镜等检查。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者可寻求心理科协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