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出现哪些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准妈妈出现阴道流血、持续剧烈腹痛、胎动异常、头痛眼花伴水肿、破水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这些症状可能与先兆流产、胎盘早剥、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等妊娠并发症有关。
1.阴道流血
妊娠期阴道流血可能由先兆流产、前置胎盘等原因引起。先兆流产常伴随下腹坠胀感,前置胎盘表现为无痛性出血。需立即卧床休息并就医检查,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保胎,或根据情况采取止血措施。孕晚期出血还需排除胎盘早剥等危急情况。
2.持续剧烈腹痛
腹痛若呈持续性且难以缓解,需警惕宫外孕破裂、胎盘早剥或急性阑尾炎等急症。宫外孕破裂常见于孕早期,伴随休克症状;胎盘早剥多发生在孕晚期,可能伴有子宫硬如板状。这类情况需急诊手术干预,如腹腔镜手术或剖宫产。
3.胎动异常
胎动突然减少或消失超过2小时,或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可能与脐带绕颈、胎盘功能减退有关。需立即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必要时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日常建议每日固定时间计数胎动。
4.头痛眼花伴水肿
妊娠20周后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手脚明显水肿,血压超过140/90mmHg时,需考虑子痫前期。该病可能进展为危及生命的子痫抽搐,需住院治疗。医生可能使用硫酸镁解痉,配合拉贝洛尔等降压药物,严重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5.破水
未到预产期出现阴道流液,可能提示胎膜早破。破水后易引发宫内感染或脐带脱垂,需平卧垫高臀部就医。孕周不足34周可能采取保胎治疗,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足月破水通常需在24小时内引产。破水后需监测体温和胎心变化。
孕期需保持规律产检,每周测量血压和体重。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出现异常症状时避免自行用药,建议记录症状发生时间和特点以便医生判断。日常活动量力而行,避免提重物和长时间站立。建议学习孕期自我监护方法,如正确测量宫高腹围、识别真假宫缩等。保持良好心态,有任何疑虑及时与产科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