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类人是肝癌高危人群,不想被癌细胞“偷袭”,最好定期检查
肝脏是人体最沉默的器官,即使只剩下30%的功能也能维持基本运作。这种"沉默"特性让肝癌往往在晚期才被发现。有3类人特别容易被肝癌"盯上",看看你是否在其中?
一、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癌的头号目标
1、病毒持续损伤肝细胞
乙肝病毒会长期在肝细胞内复制,导致肝脏反复发炎、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数据显示,9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病史。
2、定期检查不能少
建议每3-6个月做一次肝功能检查、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B超。发现异常及时进行CT或核磁共振进1步确诊。
3、抗病毒治疗很关键
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二、长期饮酒者:肝脏的隐形杀手
1、酒精代谢产物伤肝
乙醇在体内代谢为乙醛,会直接毒害肝细胞。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的病变过程。
2、饮酒量决定风险
男性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约2两白酒),女性超过20克,肝癌风险显著增加。即使偶尔酗酒也会造成肝损伤。
3、戒酒永远不晚
停止饮酒后,肝脏有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戒酒6个月后,脂肪肝可明显改善;戒酒1年以上,肝硬化进程可能减缓。
三、脂肪肝患者:被忽视的危险群体
1、脂肪肝不是小问题
单纯性脂肪肝可能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中15-20%会在10-20年内进展为肝硬化。
2、这些症状要警惕
长期乏力、右上腹隐痛、食欲减退可能是脂肪肝加重的信号。特别是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更危险。
3、逆转脂肪肝有方法
通过控制体重(减轻5-10%)、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
四、肝癌筛查的正确打开方式
1、高危人群筛查频率
乙肝患者、肝硬化患者每3个月检查一次;脂肪肝、长期饮酒者每6个月检查一次。
2、必查项目清单
肝功能、甲胎蛋白、肝脏B超是基础套餐。必要时增加CT/MRI和异常凝血酶原检测。
3、日常护肝小贴士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卷心菜)、适量喝咖啡、保证充足睡眠(23点前入睡)都有助肝脏排毒。
肝脏没有痛觉神经,等出现疼痛往往为时已晚。特别提醒40岁以上男性、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从今天开始,给你的肝脏多1点关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