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感染会引起什么症状
瘢痕疙瘩感染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渗液流脓、发热乏力、瘢痕增生加重及淋巴结肿大。感染通常由细菌入侵破损皮肤引起,需及时抗感染治疗避免扩散。
1、红肿热痛:
感染初期瘢痕疙瘩会出现明显发红、肿胀,触摸有灼热感和压痛。局部血管扩张导致充血,炎性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这种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防御表现。
2、渗液流脓:
随着感染进展,瘢痕表面可能出现黄色或黄白色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形成溃疡。脓液由死亡的白细胞、细菌和组织碎片组成,表明局部已形成化脓性感染,需进行创面清理。
3、发热乏力:
当感染扩散至全身时,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超过38℃)、寒战、疲倦等全身症状。这是免疫系统激活后释放致热原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提示需系统抗感染治疗。
4、瘢痕增生:
反复感染会刺激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瘢痕疙瘩体积增大、质地变硬。炎症因子TGF-β持续释放会加速胶原沉积,形成恶性循环,使原有瘢痕更加凸起肥厚。
5、淋巴结肿大:
邻近感染部位的淋巴结可能出现肿大压痛,如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这是淋巴系统过滤病原体时的免疫应答,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较软且有移动度。
瘢痕疙瘩感染期间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覆盖无菌敷料。避免抓挠或摩擦患处,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刺激。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鱼肉、猕猴桃等促进组织修复。若出现持续高热或脓液恶臭需立即就医,严重感染者可能需静脉抗生素治疗。愈后可考虑硅酮制剂或压力疗法预防瘢痕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