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诊断相关的病理学检查有哪些
甲状腺癌诊断涉及的病理学检查主要有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和分子病理检测。
1、细针穿刺: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初筛方法,采用22-27G细针抽取病变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该检查对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达90%,但滤泡状癌确诊需结合组织学结构。操作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时需重复穿刺或结合其他检查。
2、冰冻病理: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快速完成,30分钟内可提供初步诊断,准确率约85%。主要用于确定手术范围,对乳头状癌有较高识别率,但难以鉴别滤泡性肿瘤的良恶性。低温切片可能导致细胞变形,需术后石蜡切片确诊。
3、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通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处理,可清晰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异型性。能明确甲状腺癌亚型分类,识别乳头状癌核沟、滤泡癌包膜侵犯等特征。常规染色包括HE染色,特殊染色如刚果红染色可辅助髓样癌诊断。
4、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检测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标记特定蛋白,常用标志物包括甲状腺球蛋白、降钙素、TTF-1等。甲状腺乳头状癌典型表达CK19和HBME-1,髓样癌呈现降钙素阳性,未分化癌P53高表达。可鉴别转移癌来源和甲状腺癌亚型。
5、分子检测:
分子病理检测包括BRAF、RAS、RET/PTC等基因突变分析,对不确定意义的滤泡性病变具有鉴别价值。BRAFV600E突变在乳头状癌中检出率达60%,RET重排见于髓样癌,TERT启动子突变提示预后不良。二代测序技术可指导靶向治疗选择。
甲状腺癌确诊需结合多项病理检查结果,术后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海藻类食物摄入但避免过量碘摄入。规律进行颈部超声复查,避免剧烈颈部运动。出现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需及时复诊,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者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保持良好作息习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