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
冠心病介入治疗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适应症包括药物治疗无效的稳定性心绞痛、中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及部分特殊解剖病变。
1、稳定性心绞痛:
经规范药物治疗后仍频繁发作心绞痛,或运动负荷试验显示明显心肌缺血的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这类患者通常存在单支或多支血管狭窄超过70%,伴随活动后胸痛、气促等症状,通过支架植入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
2、不稳定性心绞痛:
中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需紧急介入治疗,特别是伴有动态心电图改变或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者。这类病变常由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表现为静息性胸痛,介入治疗能迅速开通血管避免心肌坏死。
3、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在发病12小时内行急诊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持续胸痛伴心电图ST段抬高,早期介入可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死亡率。对于合并心源性休克者更需立即血运重建。
4、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GRACE评分>140的高危患者建议24小时内行介入治疗。这类患者虽无ST段抬高,但存在肌钙蛋白升高或反复胸痛,冠状动脉造影常显示复杂多支病变,介入治疗能预防病情恶化。
5、特殊解剖病变:
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等特殊解剖类型即使无症状也需介入干预。左主干狭窄>50%或等同左主干病变(前降支和回旋支近端严重狭窄)患者预后较差,血运重建可显著改善生存率。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需坚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2个月,定期监测血小板功能。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术后3个月复查冠状动脉CTA或运动负荷试验评估治疗效果,出现胸痛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