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稀发烧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拉稀发烧肚子疼可能由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肠道病毒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抗生素应用、对症退热、肠道休息、饮食调整等方式缓解。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最常见原因,多因进食不洁食物导致病毒或细菌感染。典型表现为水样腹泻每日3次以上,伴随38℃左右中低热,脐周阵发性绞痛。治疗需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轻症可自愈,持续呕吐或血便需就医。
2、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表现为急起高热39℃以上、左下腹压痛、黏液脓血便。确诊需粪便培养,治疗首选喹诺酮类抗生素,严重者需静脉补液。该病具有传染性,需做好粪便消毒隔离。
3、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后,2-6小时内突发喷射状呕吐、水泻伴畏寒发热。轻症补充电解质溶液即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视物模糊需警惕肉毒杆菌中毒,应立即洗胃治疗。
4、肠道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多见于儿童,先出现呕吐后腹泻,粪便呈蛋花汤样,发热通常不超过38.5℃。治疗以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为主,避免使用止泻药以免病毒滞留体内。
5、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会出现持续腹痛、反复发热、血性腹泻。需结肠镜确诊,治疗包括美沙拉嗪等抗炎药物,严重者需生物制剂或手术治疗。长期发作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出现腹泻发热腹痛时,建议暂停固体食物12-24小时,少量多次饮用加盐米汤或口服补液盐。选择低渣饮食如粥、面条,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注意腹部保暖,便后温水清洗肛周预防皮肤破损。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儿童每小时尿量少于1毫升/公斤或持续嗜睡需急诊。家庭护理期间需严格分餐消毒,处理呕吐物排泄物时佩戴手套。症状超过3天不缓解,或出现反复高热、意识模糊、呕血便血等表现,应立即前往消化内科或感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