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的耳结石不处理会怎么样
耳结石(耵聍栓塞)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听力下降、耳部闷胀感、继发感染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主要风险包括堵塞加重、细菌滋生、皮肤刺激、炎症扩散和听力损伤。
1、堵塞加重:
耳结石会随时间积累变硬,完全阻塞外耳道。初期可能仅轻微影响听力,随着耵聍体积增大,可能出现耳道压迫感,甚至完全阻断声音传导。此时需专业器械取出,自行掏挖易造成耳道划伤。
2、细菌滋生:
耵聍滞留形成潮湿封闭环境,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繁殖。常见表现为耳道瘙痒、异味分泌物,可能引发外耳道炎。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发展为恶性外耳道炎。
3、皮肤刺激:
硬结的耳结石持续摩擦外耳道皮肤,导致角质层损伤。患者常主诉耳痛、灼热感,检查可见耳道局部充血。反复刺激可能诱发外耳道湿疹,出现脱屑和渗出液。
4、炎症扩散:
继发感染未控制时,炎症可能向中耳蔓延。伴随剧烈跳痛、发热等症状提示急性中耳炎,若波及乳突则引发乳突炎。儿童因咽鼓管较短更易出现并发症。
5、听力损伤:
长期严重栓塞可能导致传导性耳聋,声波无法有效通过耳道。极端情况下,继发感染造成鼓膜穿孔或听小骨破坏,可能遗留永久性听力障碍,需手术重建传音结构。
建议定期用生理盐水软化清洁耳道,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深入掏耳。游泳或沐浴后及时擦干外耳,油性耵聍体质者可每半年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清理。出现持续耳闷、流脓或眩晕时需立即就医,避免用力擤鼻以防感染扩散。日常可适当增加咀嚼动作促进耵聍自然排出,但切勿自行使用尖锐物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