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检查什么的,怎么做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主要用于评估听觉通路和脑干功能,检查方法包括电极放置、声音刺激采集和波形分析三个步骤。
1、听觉通路评估:
通过记录声刺激后10毫秒内的神经电活动,可检测从耳蜗至中脑下丘的听觉传导通路完整性。典型临床应用包括听神经瘤筛查,波形Ⅰ缺失提示外周听力障碍,而Ⅲ-Ⅴ波间期延长多反映脑干病变。
2、脑干功能检测:
对昏迷患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当双侧波形消失提示脑干功能严重受损。多发性硬化患者可见Ⅴ波潜伏期延长,脑干胶质瘤可能导致波间期不对称性改变。
3、新生儿听力筛查:
作为客观听力检测手段,不受婴儿状态影响。出生72小时后即可进行,阈值检测范围30-80分贝,能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聋,较传统行为测听更准确可靠。
4、术中神经监测:
听神经瘤切除术中持续监测BAEP,波幅下降50%提示神经牵拉损伤。后颅窝手术时Ⅴ波消失超过10分钟,术后听力丧失风险显著增加。
5、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肝性脑病可见Ⅲ-Ⅴ波间期延长,尿毒症患者表现为各波潜伏期普遍延长。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期可能出现波形离散,而脑死亡诊断需满足双侧波形完全消失。
检查前需清洁耳周皮肤降低电阻,测试时保持安静卧位。采用100微秒短声刺激,强度70-80分贝,重复率10-15次/秒。标准电极放置包括颅顶正极、耳垂参考极和额部接地极。检测结果需结合纯音测听和影像学综合判断,异常波形应排查中耳炎、噪声暴露等干扰因素。建议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儿童检测可适当使用镇静剂确保数据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