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样预防青光眼 四招让你远离青光眼
老年人预防青光眼可通过定期眼科检查、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诱发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时就医干预等方式实现。
1、定期眼科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眼压测量和视神经检查。青光眼早期常无自觉症状,通过眼底照相、视野检查等手段可发现视神经纤维层变薄等早期改变。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高度近视者需缩短检查间隔至半年。
2、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会加速视神经损害,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6.1毫摩尔每升以内。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可能升高眼压,用药期间需加强眼压监测。
3、避免诱发因素:
黑暗环境中长时间用眼会导致瞳孔散大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建议阅读时保持充足照明。情绪激动、一次性大量饮水超过500毫升、衣领过紧等都可能引起眼压波动,应尽量避免。
4、健康生活方式:
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次以上可改善眼部微循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深色蔬菜,限制咖啡因摄入每日不超过200毫克。吸烟会加重视神经缺血,应尽早戒烟。
5、及时就医干预:
出现虹视现象、夜间视力下降、鼻侧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降眼压滴眼液,常用药物包括前列腺素衍生物、β受体阻滞剂等。急性发作需紧急处理以防视力不可逆损伤。
建议每日进行眼球转动训练,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10次可促进房水循环。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午间闭目休息15分钟缓解视疲劳。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阳光刺激,冬季注意眼部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控制每日用眼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40分钟远眺绿色植物5分钟。社区可组织青光眼知识讲座提升疾病认知度,家属应协助老人建立规范用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