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主要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临床表现与瓣膜损伤程度、基础病因及代偿机制激活速度密切相关。
1、呼吸困难:
突发严重呼吸困难是最常见首发症状,由于左心房压力急剧升高导致肺静脉回流受阻,引发肺淤血。患者常呈端坐位呼吸,伴大汗淋漓、窒息感,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肺水肿。症状进展速度远快于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需立即就医干预。
2、心尖区杂音:
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腋下传导,但杂音响度与返流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部分腱索断裂者可出现乐音样杂音。杂音特点随病因不同而异,如乳头肌功能不全者杂音可能呈间歇性,需结合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
3、咳粉红色痰:
约30%患者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提示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肺水肿。多发生于夜间平卧时,与体位改变致回心血量增加有关。痰液性质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需警惕急性左心衰竭进展。
4、低血压休克:
重度返流时左心室前向射血显著减少,表现为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休克征象。可能与乳头肌断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急重症相关,属于心血管急症,需紧急手术修复瓣膜。
5、心律失常:
常合并快速型房颤或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心房急性扩张及心肌缺血有关。房颤可进一步加重血流动力学紊乱,增加血栓栓塞风险。心电图监测可发现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或心室负荷过重。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肺淤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监测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荷。建议准备便携式氧气设备应对突发呼吸困难,外出时携带医疗警示卡。康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训练如步行,以每周3次、每次20分钟为宜,运动时心率增幅不超过静息状态的30%。饮食宜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饱餐诱发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