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性咽峡炎饮食注意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饮食需以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主要注意点包括选择低敏食材、保证营养均衡、补充充足水分、注意进食方式及分阶段调整饮食。
1、低敏食材:
优先选择大米粥、小米粥等谷物类食物,以及蒸熟的南瓜、胡萝卜等低纤维蔬菜。避免海鲜、坚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减少黏膜刺激风险。急性期可尝试婴儿专用无乳糖配方米粉,降低肠道负担。
2、营养均衡:
在咽痛缓解后逐步添加优质蛋白,如炖煮至软烂的鸡胸肉泥、豆腐等。每日需保证1-2种不同颜色蔬菜的摄入,推荐西兰花、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绿叶菜,烹饪时需彻底软化。可适量添加植物油补充必需脂肪酸。
3、水分补充:
每小时提供50-100毫升温水,发热期间可增加至150毫升。可饮用室温的菊花茶、梨汁等具有润喉作用的饮品。避免使用吸管以防加重溃疡疼痛,建议用宽口杯小口啜饮。出现脱水症状时需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
4、进食方式:
采用少量多餐原则,每日6-8餐,单次进食量控制在100-150克。食物温度保持在25-30℃为宜,过热会加重溃疡疼痛。使用硅胶软勺喂食,避免触碰口腔后部疱疹。餐后立即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5、阶段调整:
急性期以流食为主,如米汤、藕粉;缓解期过渡到软烂面条、土豆泥等半流质;恢复期逐步尝试软米饭、蒸蛋等常规饮食。疱疹结痂前避免任何坚硬、粗糙食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暂停乳制品,防止痰液黏稠。
疾病期间每日保证12-14小时睡眠,卧室保持50%-60%湿度。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引发疲劳。餐具需每日煮沸消毒,家庭成员实行分餐制。观察患儿排尿频率及尿液颜色,发现尿量减少或持续高热应及时复诊。两周内避免接触其他发热儿童,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