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手足口病易感人群主要包括5岁以下儿童、托幼机构群体、免疫力低下者、卫生条件差地区居民及与患者密切接触者。
1、5岁以下儿童: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肠道病毒缺乏有效抗体防御。该群体感染后易出现口腔疱疹、手掌脚底皮疹等典型症状,重症风险高于大龄儿童。建议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进行预防。
2、托幼机构群体:
幼儿园等集体场所人员密集,儿童共用玩具餐具等物品易造成病毒传播。此类环境需加强晨检消毒,发现发热或皮疹患儿应立即隔离。每日对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区域进行含氯消毒剂处理。
3、免疫力低下者:
先天免疫缺陷、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者更易发生重症。这类人群感染后可能出现持续高热、神经系统症状等表现,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4、卫生条件差地区:
缺乏清洁饮用水和洗手设施的地区传播风险显著增高。病毒通过粪口途径扩散,饮用污染水源或食用未洗净果蔬均可导致感染。改善基础卫生设施是阻断传播的关键措施。
5、密切接触者:
与患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或医护人员感染概率增加。患者分泌物及排泄物含大量病毒,接触后未规范洗手易被感染。护理时应佩戴口罩手套,处理呕吐物后需用含醇手消毒剂清洁。
预防手足口病需建立多重防护体系。保持室内通风每日不少于2小时,儿童餐具煮沸消毒10分钟以上。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口腔溃疡疼痛。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出现嗜睡、持续呕吐等重症表现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