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治疗方法

肱骨内上髁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石膏固定、支具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功能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

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医生通过专业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后,使用绷带或夹板进行外固定。复位后需定期复查X线片确认骨折对位情况,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此方法创伤小但稳定性较差,需密切观察是否发生再移位。

2、石膏固定:

适用于儿童青枝骨折或成人无移位骨折。采用长臂石膏将肘关节固定于功能位(屈曲90度),固定范围需包含腕关节以限制前臂旋转。石膏需维持6-8周,期间需注意观察手指血运及活动度,防止石膏压迫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3、支具固定:

适用于轻度移位但可闭合复位的骨折。可调节式支具能提供三维固定并允许定期调整松紧度,便于观察局部皮肤状况。支具需全天佩戴4-6周,拆除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相较于石膏,支具具有透气性好、便于清洁的优点。

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治疗方法

4、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用于明显移位(超过5毫米)或合并尺神经损伤的骨折。手术采用肘内侧切口,使用克氏针、空心螺钉或接骨板进行固定。术后需短期制动2-3周,早期开始被动关节活动以防止僵硬。内固定物通常需在骨折愈合后6-12个月取出。

5、功能康复训练:

所有治疗方法均需配合阶段性康复。急性期(0-3周)进行手指屈伸及肩部活动;骨折稳定期(3-6周)开始肘关节被动活动;愈合期(6周后)逐步增加抗阻训练。康复过程中需避免暴力牵拉,定期评估骨折愈合进度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治疗方法

骨折愈合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足量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和钙质(牛奶、芝麻),促进骨痂形成。维生素D补充可通过日晒或膳食获取。拆除固定装置后,建议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帮助恢复关节灵活性。睡眠时保持患肢抬高,使用枕头支撑减少肿胀。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直至骨折线完全消失,通常儿童需3-6个月,成人需6-12个月达到临床愈合标准。若出现持续疼痛、麻木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