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监护仪的常见监护参数有哪些

医用监护仪常见监护参数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体温等。

1、心率:

心率是监护仪监测的核心参数之一,反映心脏每分钟搏动次数。正常成人静息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异常心率可能提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电解质紊乱。监护仪通过电极片采集心电信号,实时显示波形并计算心率数值,对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会触发报警系统。

2、血压:

血压监测分为无创袖带测量和有创动脉导管监测两种方式。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能反映循环系统功能状态,血压异常可能提示休克、高血压危象或心血管事件。动态血压监测可捕捉夜间血压波动,对评估降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血氧饱和度:

通过指夹式传感器检测动脉血中氧合血红蛋白占比,正常值为95%-100%。血氧饱和度下降常见于肺部疾病、气道梗阻或循环功能障碍,低于90%需立即干预。脉搏血氧监测能早期发现低氧血症,对术后患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尤为重要。

4、呼吸频率:

通过胸廓阻抗变化或鼻导管气流监测呼吸次数,成人正常值为12-20次/分。呼吸增快可能提示缺氧、酸中毒或疼痛,呼吸减慢需警惕镇静剂过量或神经系统损伤。部分监护仪可同步显示呼吸波形,有助于识别陈-施呼吸等异常模式。

5、体温:

采用体表探头或腔内探头连续监测体温变化,正常范围为36.3-37.2℃。发热常见于感染或炎症反应,低温可能提示休克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体温监测对术后感染预警、新生儿护理和热射病救治具有重要价值。

使用监护仪时需定期校准设备,确保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注意观察参数趋势变化比单次数值更重要,异常报警应及时复核患者实际情况。保持监测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导线缠绕,长期监测者应定期更换电极位置以防皮肤损伤。医护人员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监护数据,避免过度依赖仪器指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