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对机体的危害有哪些
棘球蚴病可引发肝脏囊肿、肺部感染、脑部压迫等多系统损害,主要危害包括局部占位效应、过敏反应、器官功能衰竭等。致病机制涉及虫体机械性破坏、免疫病理反应、继发感染等。
1、肝脏损害:
肝脏是最常受累器官,棘球蚴囊压迫肝实质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囊体破裂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囊液外溢可造成腹腔内播散感染。
2、肺部并发症:
肺棘球蚴病易引发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囊肿压迫支气管可致肺不张,破入支气管时可能引起窒息。继发细菌感染可发展为肺脓肿或脓胸。
3、神经系统危害:
脑部寄生可导致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及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脊髓受压可能引起截瘫,眼部寄生可致视力丧失,这些损害多为不可逆性。
4、全身过敏反应:
囊液抗原入血可诱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速发型超敏反应,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慢性病程中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能引发肾小球肾炎。
5、多器官衰竭:
晚期病例因重要器官广泛受累可出现肝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心包填塞等危象。合并细菌感染时易发生脓毒血症,病死率显著升高。
预防棘球蚴病需避免接触犬科动物粪便,牧区居民应定期驱虫。饮食上彻底煮熟肉类,蔬菜水果充分清洗。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寄生虫治疗,巨大囊肿需手术切除。康复期加强营养支持,适量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囊肿破裂。定期影像学复查监测病灶变化,接触牲畜后及时洗手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