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是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紊乱所致,人体血液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使得血小板计数降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多具有自发性出血倾向,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影响。那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急性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多见于婴幼儿,多有病毒感染史,潜伏期2~21天。突然发病,可有畏寒、发热,皮肤和黏膜出现广泛的瘀点、瘀斑,扩大成大片状,甚至形成血疱、血肿,碰撞部位尤甚。内脏受累出现鼻出血、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出血。颅内出血罕见。但较凶险。一般病程4~6周,大多有自限性,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反复发作后转为慢性。

2.慢性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主要见于成年女性,起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月经过多常为首发症状和主要表现。皮肤和黏膜可见散在瘀点和瘀斑,血疱和血肿少见。可累及内脏任何器官。有时可见外伤或小手术后创口出血不止。长期反复大量出血可引起贫血、脾脏轻度肿大。病情常迁延半年以上,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除了会出现以上几种临床表现外,还可能乎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进而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日常生活。

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症有:

1.肾炎: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少数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所引起的肾炎与IgA肾炎有时无法区别,但单核及T细胞浸润只见于前者,而IgA肾炎起病常呈血尿而无全身症状,多见于青壮年,有助鉴别。肾脏活检显示有节段性或少见的弥漫性肾小球增殖,伴毛细血管被纤维蛋白样物质闭塞。

2.偶见有哮喘:声带部水肿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但较为罕见,也有并发心肌梗死,肝大,缺血坏死性胆管炎及睾丸出血的报道。

3.消化道出血与肠道粘膜受损有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相信你们都有所了解,得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定要注意并发症的出现,一定要做好护理。祝您早日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