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监测、药物管理和生活习惯调整。术后护理直接影响内瘘使用寿命和透析效果,需从局部护理到全身管理多维度干预。
1、伤口护理:
术后24小时内需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消毒时使用医用碘伏由内向外环形擦拭。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发热超过38℃,需立即就医。拆线前避免抓挠或碰撞手术部位,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
2、功能锻炼:
术后24小时开始手指屈伸运动,48小时后进行握力球训练促进静脉扩张。术后7天起用非手术侧肢体测量血压,避免压迫瘘管。成熟期内(4-6周)每日进行3-5次握拳-放松训练,每次持续5分钟,配合上臂加压包扎促进血管扩张。禁止在术侧提重物超过3公斤。
3、并发症监测:
每日触诊震颤音和听诊血管杂音,异常减弱提示可能血栓形成。观察肢体远端有无苍白、发凉等缺血表现,肿胀加剧需警惕静脉高压。出血时立即指压止血并抬高患肢。动脉瘤样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1.5倍时需血管外科干预。
4、药物管理:
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预防血栓,避免擅自调整剂量。合并高血压者需规律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禁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增加出血风险。透析时告知护士用药情况,避免肝素过量。
5、生活习惯调整:
戒烟戒酒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1500ml避免容量负荷过重。睡眠时避免压迫术侧肢体,衣着选择宽松袖口。保持血清白蛋白>35g/L的营养状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冬季注意肢体保暖,避免血管痉挛。
术后饮食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4克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胸肉等低磷高生物价蛋白。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蘑菇的摄入量,烹调时可用水焯去除部分钾离子。每周3-5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注意避免术侧肢体剧烈摆动。定期监测血红蛋白、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补充α-酮酸制剂。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干体重的3%-5%范围内,避免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内瘘压力增高。建立内瘘护理日记,记录震颤强度、皮肤状况等参数,复诊时供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