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的区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程进展、病理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后转归五个方面。

1、病程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的区别

急性肾炎起病急骤,多在感染后1-3周发病,病程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病程超过3个月且持续进展,部分患者可迁延数年至数十年。急性肾炎多为自限性,慢性肾炎则呈不可逆性肾功能损害。

2、病理特征:

急性肾炎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改变,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慢性肾炎则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等不可逆病变。急性肾炎肾活检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慢性肾炎病理类型多样,包括系膜增生性、膜性肾病等。

3、临床表现: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的区别

急性肾炎典型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肾功能减退;慢性肾炎早期常无症状,后期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进行性肾功能下降,部分患者以贫血或骨病为首发表现。

4、治疗原则:

急性肾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限盐利尿、控制血压,多数无需特殊免疫抑制治疗;慢性肾炎需长期管理,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蛋白尿,根据病理类型选择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

5、预后转归:

急性肾炎90%以上儿童患者可完全康复,成人痊愈率约60%;慢性肾炎呈渐进性发展,5-20年内约20-40%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急性肾炎复发率低于5%,慢性肾炎易反复发作且不可逆转。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的区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严格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5克,蛋白质摄入0.6-0.8克/公斤体重,以鸡蛋、牛奶等动物蛋白为主。建议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蛋白尿。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每3-6个月复查血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注意预防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出现水肿时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