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伤口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伤口需注意4点
伤口处理需注意清洁消毒、避免感染、正确包扎、定期换药4个关键事项。
1、清洁消毒:
伤口处理第一步需彻底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表面污物,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接触创面以免刺激组织。消毒可选择医用碘伏或氯己定溶液,由伤口边缘向中心螺旋式涂抹,开放性伤口需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2、避免感染: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是预防感染的核心措施,接触伤口前需规范洗手,处理后避免沾水或接触污染物。感染征兆包括红肿热痛、渗液浑浊或发热,出现这些症状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警惕感染风险。
3、正确包扎:
根据伤口类型选择合适敷料,浅表擦伤可暴露保持干燥,较深伤口需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时松紧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易脱落。关节部位活动时可用弹性绷带固定,水胶体敷料适用于渗液较多的伤口。
4、定期换药:
清洁伤口每1-2天更换敷料,感染伤口需每日更换。换药时观察愈合情况,出现肉芽组织水肿、边缘发黑等异常需就医。拆线时间根据部位不同,头面部4-5天,四肢10-14天,愈合过程中避免抓挠结痂。
伤口愈合期需保证每日摄入60克优质蛋白质,维生素C每日100毫克可促进胶原合成,锌元素有助于上皮再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以防血管收缩影响供血。保持伤口部位高于心脏水平可减轻水肿,关节处伤口需限制活动幅度。深度伤口愈合后可能出现色素沉着,做好防晒可减轻色斑形成,瘢痕体质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硅酮类敷料预防增生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