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胃穿孔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老人胃穿孔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有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抑酸药物应用、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1、禁食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减少消化液对穿孔部位的刺激,同时避免食物通过穿孔处进入腹腔。胃肠减压需持续至腹痛缓解、肠鸣音恢复,通常需要3-5天。期间需定期检查引流液性状,观察是否含血性或胆汁样液体。
2、静脉营养支持:
采用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途径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物质,维持每日热量需求在25-30kcal/kg。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尤其注意纠正低钾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老年患者输液速度需控制在40-60滴/分钟。
3、抗生素治疗:
选用覆盖肠道菌群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三代联合甲硝唑。疗程通常7-10天,需根据血常规、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调整用药。高龄患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肾毒性。
4、抑酸药物应用:
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促进穿孔愈合。初始剂量可为80mg静脉推注后8mg/h维持,3天后改为口服制剂。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后续进行根除治疗。
5、密切监测病情:
每小时记录生命体征,重点观察腹痛程度、腹肌紧张度及肠鸣音变化。每日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炎症指标。如出现持续发热、腹膜刺激征加重或感染指标上升,需考虑中转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期间建议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半卧位减轻膈肌压迫。康复期饮食应从清流质逐步过渡至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及产气食物。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每日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出院后需定期胃镜复查,长期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的高龄患者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