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流鼻血怎么回事 肝硬化患者护理三要点
肝硬化流鼻血可能由门静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鼻腔血管扩张、血小板减少、维生素K缺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止血、内镜治疗、输血支持、鼻腔填塞、补充维生素K等方式治疗。
1、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鼻腔静脉丛迂曲扩张,血管壁变薄易破裂出血。治疗需降低门脉压力,临床常用生长抑素类似物联合血管活性药物,严重者需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2、凝血功能障碍: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出血时需静脉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同时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必要时联合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
3、鼻腔血管扩张:
雌激素代谢异常引发鼻腔黏膜血管增生,表现为反复鼻衄。可通过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局部使用收缩血管药物,严重出血需行颌内动脉栓塞术。
4、血小板减少:
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计数常低于50×10⁹/L。急性出血需输注血小板悬液,长期管理可考虑脾动脉栓塞或部分脾切除术,同时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5、维生素K缺乏:
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表现为皮下瘀斑伴鼻出血。治疗需肌注维生素K1,慢性患者可口服水溶性维生素K制剂,同时补充中链甘油三酯促进吸收。
肝硬化患者日常护理需重点监测出血倾向,每日记录鼻衄频率与出血量;饮食采用低脂高蛋白软食,避免坚硬带刺食物,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禁止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卧床时抬高床头30度减少鼻腔充血,活动时佩戴医用鼻腔过滤棉片。定期检测肝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四项,出现持续出血或呕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