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时,哪些部位有营养?哪些部位应该少吃比较好?一次性讲清楚

鱼摊老板绝不会告诉你的秘密:鱼身上最营养和最危险的部位全在这张图里!每次吃鱼都像在拆盲盒,有人专挑鱼眼说是"明目神器",有人酷爱鱼籽称其"脑黄金",到底哪些部位真补身?哪些可能暗藏风险?看完这篇你就成半个行家了。

吃鱼时,哪些部位有营养?哪些部位应该少吃比较好?一次性讲清楚

一、鱼身上三大黄金营养部位

1、鱼眼窝胶质

鱼眼周围的透明胶质富含DHA和胶原蛋白,对眼睛和皮肤特别好。黄花鱼、多宝鱼这类海鱼的眼窝胶质更丰富,清蒸后轻轻一吸就能吃到。

2、鱼腹嫩肉

鱼肚子上的肉脂肪含量高,omega-3脂肪酸特别丰富。像三文鱼腹肉呈现出的橘红色纹路,就是营养密集的标志。这部分肉质细嫩,适合老人小孩。

3、鱼鳃下月牙肉

掀开鱼鳃能看到两小块月牙形的肉,是鱼身上最鲜甜的"活肉"。这条肌肉控制鱼鳃开合,运动量大所以特别紧实,一条鱼就两小块堪称精华。

二、需要谨慎食用的三个部位

1、鱼胆千万别碰

青鱼、草鱼等淡水鱼的胆汁含有剧毒物质,误食可能引发肝肾衰竭。处理时如果不慎弄破,要用大量清水冲洗沾染胆汁的鱼肉。

2、鱼头重金属风险

鱼脑和鱼鳃容易富集重金属,特别是大型肉食鱼类。每周吃鱼头不超过2次,孕妇儿童更要控制量。烹饪前务必去除鱼鳃和口腔内黑膜。

3、鱼皮脂肪隐患

虽然鱼皮富含胶原蛋白,但同时也是污染物容易沉积的部位。养殖鱼类建议去皮食用,深海鱼可以保留鱼皮但不要吃得太频繁。

吃鱼时,哪些部位有营养?哪些部位应该少吃比较好?一次性讲清楚

三、这些争议部位该怎么吃?

1、鱼籽

富含卵磷脂和微量元素,但胆固醇含量较高。健康人群每周可以吃50克左右,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少吃。

2、鱼鳔

俗称鱼胶,是优质蛋白来源。干制鱼鳔需要充分泡发,新鲜鱼鳔要彻底煮熟,避免寄生虫风险。

3、鱼尾

虽然没什么肉,但软骨和结缔组织丰富。适合煲汤时放入,能增加汤的鲜味和胶质。

四、不同人群的吃鱼指南

1、孕产妇

优先选择小体型海鱼,如沙丁鱼、秋刀鱼,每周3-4次补充DHA。避免金枪鱼、剑鱼等大型鱼类。

2、三高人群

推荐清蒸海鱼,避开鱼籽、鱼卵等高胆固醇部位。带鱼、鳗鱼等高脂肪鱼类要控制食用量。

3、发育期儿童

可以多吃鳕鱼、鲈鱼等刺少的鱼类,鱼腹肉是最佳选择。注意把鱼刺彻底清理干净。

吃鱼时,哪些部位有营养?哪些部位应该少吃比较好?一次性讲清楚

记住这个口诀:"腹肉最营养,鱼胆定要扔,鱼头控次数,鱼皮看品种"。下次吃鱼时不妨按这个标准来挑选,既能享受美味又能避开风险。毕竟会吃鱼的人,才是真正的养生高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