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胃脘痛的病因和病机有哪些

胃脘痛可能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脾胃虚弱、瘀血阻滞等原因引起,其病机主要涉及气机不畅、气血瘀滞、阴阳失衡等病理变化。

中医胃脘痛的病因和病机有哪些

1、饮食不节:

长期暴饮暴食或嗜食生冷辛辣,易损伤脾胃阳气。过食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生,阻滞中焦气机;饥饱无常则使胃络失养,引发挛急性疼痛。此类患者多见胀满拒按、嗳气酸腐等症状,治疗需遵循《内经》"饮食有节"原则,配合山楂、神曲等消食化积。

2、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等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气横逆犯胃则出现攻撑作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长期抑郁可化火伤阴,表现为灼痛伴口干。这类病机需疏肝和胃,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情志疏导。

3、外邪侵袭:

中医胃脘痛的病因和病机有哪些

寒邪客胃多见猝然剧痛、得温则减,因寒主收引使胃络拘急;湿热蕴结则见闷痛伴舌苔黄腻,多由暑湿季节饮食不洁所致。治疗寒证宜良附丸温中散寒,热证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

4、脾胃虚弱:

素体阳虚或久病耗气,导致中焦虚寒而隐痛绵绵,空腹加重,伴四肢不温。胃阴不足者多见灼痛嘈杂,舌红少津。前者宜黄芪建中汤温补,后者用益胃汤滋阴,均需配合粳米、山药等食疗。

5、瘀血阻滞:

病程迁延或外伤导致胃络瘀阻,表现为针刺样固定痛,夜间尤甚,舌质紫暗。常见于胃溃疡日久患者,需用失笑散活血化瘀,配合三七粉冲服。瘀久化热者可加丹皮、栀子凉血。

中医胃脘痛的病因和病机有哪些

胃脘痛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及刺激性食物。情志调摄方面要保持情绪平稳,可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疏通气机。阳虚者宜食用生姜、大枣等温性食材,阴虚者可选择银耳、百合滋阴。疼痛发作期可用热水袋温敷中脘穴,若出现呕血、黑便等急重症候需立即就医。建议每餐后缓行百步以助运化,冬季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长期反复发作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排查器质性病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