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的痉挛性畸形和异常运动模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异常步态是痉挛性不完全性截瘫所致的异常步态分型的临床基础。其分型有以下特点:从人体步行时的矢状面分析,涉及的关节包括骨盆、髋、膝和踝等;步行周期出现膝关节僵直;轻者(初期)表现为马蹄足/小腿三头肌痉挛或挛缩,重者(后期)可有膝、髋关节屈曲挛缩/胭绳肌痉挛或挛缩等;随着年龄和治疗的不同,出现的异常步态类型也发生相应改变。
肢体长骨部分的扭转畸形和足部畸形在痉挛性截瘫患者中比较常见,并且多伴有肌肉/肌健的挛缩。常见的下肢畸形包括大腿内旋、小腿外旋、扁平足、足外翻/外展。
1.真性马蹄足多见于脊位损伤和儿童脑瘫患者,主要表现为步行周期的整个站立相均处于踝跖屈状态以及髋膝关节伸直畸形、扁平足等。
2.假性马蹄足在儿童截瘫患者的后期,由于年龄和体重的增加,小腿三头肌不断受到牵拉,足下垂的程度可逐渐减少,但髋膝关节的屈曲程度逐渐增加。矢状面的运动学检查显示,在步行周期的整个站立相,踝背屈的关节活动度可正常,但髋膝关节的屈曲明显。
3.跳跃步态多见于儿童截瘫患者,受累部位多为下肢近端关节,如在步行周期中出现胭绳肌、髋屈肌以及小腿三头肌的痉挛等导致踝关节呈马蹄足、膝髋关节屈曲、骨盆前倾以及腰椎前弯增加等。由于在步行周期的摆动相有股直肌张力过高,在步行时可出现膝关节的僵直。
4.蹲踞步态典型表现为踝关节背屈伴随膝、髋关节的明显屈曲呈蹲踞状。多见于严重的儿童截瘫患者和四肢瘫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