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生跟腱断裂 跟腱断裂的两个原因剖析
跟腱断裂通常由剧烈运动损伤和慢性退行性变两个原因引起。
1、剧烈运动损伤:
跟腱断裂最常见于突然加速、急停或跳跃等爆发性动作。篮球、羽毛球等需要频繁变向的运动中,跟腱承受超过其抗拉强度的负荷时易发生断裂。运动前热身不足会降低跟腱弹性,肌肉疲劳时协调性下降也会增加断裂风险。此类损伤多表现为运动中突然听到"啪"的响声,伴随剧烈疼痛和行走困难。
2、慢性退行性变:
长期反复微小损伤会导致跟腱组织血供减少、纤维排列紊乱,最终发生退行性改变。这种情况多见于35岁以上人群,与长期过量运动、扁平足等生物力学异常有关。退变跟腱的强度显著下降,有时日常行走等低强度活动即可导致断裂。患者通常有长期足跟疼痛史,断裂前可能出现跟腱增粗等预警信号。
预防跟腱断裂需注意运动时穿戴合适鞋具,逐步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前后进行充分热身和拉伸,重点加强腓肠肌离心训练。日常可进行提踵练习增强跟腱韧性,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跟腱负担。出现足跟持续疼痛时应及时休息,必要时使用矫形鞋垫改善生物力学。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跟腱超声检查,早期发现退变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