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是怎么回事
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可能由骨折端血供不足、固定不稳定、感染、营养不良、过早负重活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改善局部血运、手术内固定、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
1、血供不足:
骨折愈合依赖局部血液供应,股骨干中下段本身血运较差,若骨折时损伤滋养动脉或周围软组织严重破坏,会导致骨折端缺血性坏死。治疗需通过植骨术重建血运,或采用带血管蒂骨移植促进愈合。
2、固定不稳:
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或术中复位不良会造成骨折端微动,超过组织修复的耐受阈值。表现为持续疼痛和异常活动感,需重新评估固定方式,必要时更换为髓内钉或加压钢板实现绝对稳定。
3、感染因素:
开放性骨折或术后伤口感染会释放炎性介质破坏成骨环境,伴随红肿热痛和脓性分泌物。需彻底清创并取分泌物培养,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感染控制后考虑二期植骨。
4、营养缺乏:
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不足会影响骨痂形成,常见于老年患者或消化吸收障碍者。需检测血清钙磷水平,补充高蛋白饮食及维生素D制剂,必要时静脉输注氨基酸支持。
5、过早负重:
康复期未遵医嘱过早下地行走,机械应力会导致纤维性连接断裂。临床表现为骨折线持续清晰可见,需延长制动时间,配合脉冲电磁场或低频超声等物理治疗刺激骨再生。
股骨干骨折术后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牛奶300毫升、鸡蛋1-2个及瘦肉150克,配合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康复期避免吸烟饮酒,在医生指导下分阶段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及膝关节屈伸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