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肝不好,低头看脚可知晓!脚上出现这3个症状,要引起重视
肝不好的人,脚上会"说话"!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一旦出现问题,双脚往往最先发出警.报。别以为脚丫子离肝脏远就没事,中医早就发现"肝主筋,其华在爪",脚上的变化可能就是肝脏在求.救。
一、脚底发黄:胆红素超标警.告
1、健康人的脚底应该是淡淡的粉红色,如果发现脚底皮肤明显发黄,连带着脚趾甲也变黄,这可能是黄疸的前兆。肝脏功能下降时,胆红素代谢异常就会沉积在皮肤上。
2、这种黄色会先从脚底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轻轻按压脚底皮肤,如果黄色不褪,更要提高警惕。但别和长期穿拖鞋导致的角质层发黄搞混了,后者搓洗后会变淡。
3、发现脚底发黄时,可以观察下眼白是否也发黄。同时注意尿液颜色,如果像浓茶色,基本可以确定是肝脏出了问题。
二、脚掌纹路加深:肝血不足信号
1、原本光滑的脚掌突然出现大量细纹,像干涸的河床一样裂开,这可能是肝血不足的表现。肝脏藏血功能下降时,肢体末端供血不足就会这样。
2、重点观察大脚趾下方的区域,这里是肝经循行部位。如果纹路特别深,还伴有脱屑,即使涂润肤霜也不见效,就要考虑肝脏问题。
3、这类人往往同时伴有手脚冰凉、容易抽筋的情况。晚上泡脚后纹路会暂时变浅,但第二天又恢复原状,这就是典型的"肝血虚"表现。
三、脚踝浮肿:蛋白合成障碍
1、傍晚脱袜子时发现脚踝有明显勒痕,按压后凹陷久久不恢复,这可能是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导致的水肿。严重时连小腿都会肿起来。
2、这种浮肿有两个特点:从下往上发展,晨轻暮重。用手指按压脚踝骨凸起处,如果凹陷超过3秒才回弹,就要当心了。
3、别和普通的水肿混淆,肾脏问题引起的水肿多是眼睑先肿,而肝源性水肿必定从脚开始。长期浮肿还会导致脚部皮肤发亮、毛孔明显。
四、日常养肝小习惯
1、睡前揉按太冲穴(大脚趾和二脚趾缝间),这是肝经原穴,逆时针按揉3分钟能疏肝理气。
2、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压迫脚部经络。女性尽量少穿高跟鞋,防止影响肝经气血运行。
3、每周2-3次用柴胡或玫瑰花泡脚,水温控制在38-40℃,水位要没过脚踝上方三阴交穴。
这些信号早发现早干预,千万别等到肝区疼痛才重视。特别提醒有熬夜习惯、长期服药或者家族有肝病史的人,更要定期观察脚部变化。养肝就是养命,从今天开始,低头看看自己的脚丫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