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宝宝上吐下泻怎么办 五招拯救宝宝上吐下泻情况
一岁多宝宝上吐下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环境变化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暂停固体食物12-24小时,改为少量多次喂食米汤、稀释苹果汁等低渗液体。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需稀释至1/2浓度。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香蕉泥、米糊等低纤维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刺激肠胃。
2、补充水分:
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口服补液盐,24小时总量需达100-150ml/kg。观察尿量是否每6-8小时一次,若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征象需立即就医。可配合使用补锌制剂缩短病程。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保持室温26-28℃,避免包裹过厚。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需排除细菌性肠炎。
4、药物治疗:
轮状病毒感染者可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细菌性肠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调节菌群平衡,呕吐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
5、及时就医:
出现血便、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8小时无尿、囟门凹陷、抽搐等症状需急诊处理。就诊时应携带2小时内新鲜大便样本供检验,准确记录呕吐腹泻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
护理期间需单独使用消毒餐具,粪便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恢复期每日补充维生素A促进肠黏膜修复,适当进行腹部按摩缓解胀气。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便后使用温水冲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变化,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交叉感染,2周内暂缓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