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发生感染的原因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感染可能由免疫功能低下、大量蛋白尿导致抗体丢失、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水肿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治疗期间接触病原体等原因引起。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发生感染的原因

1、免疫功能低下:

肾病综合征患儿由于免疫球蛋白从尿液中大量丢失,导致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同时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细胞免疫应答减弱,使患儿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防御能力显著降低。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2、蛋白尿致抗体丢失:

大量蛋白尿造成免疫球蛋白G等保护性抗体经尿液排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特别是补体成分的丢失会削弱机体对细菌的调理吞噬作用,增加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风险。需定期监测尿蛋白定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3、激素治疗影响:

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会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和吞噬功能,降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性。同时激素可掩盖感染症状,延误诊断。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CRP等感染指标,必要时调整激素用量。

4、皮肤屏障破坏:

严重水肿使皮肤张力增高、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皮肤皲裂和继发感染。阴囊水肿、腹水等特殊部位更易滋生细菌。护理时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无菌敷料保护破损处,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皮肤感染。

5、病原体接触增加:

频繁住院治疗增加院内感染风险,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集体生活环境易传播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建议治疗期间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严格执行手卫生,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发生感染的原因

患儿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定期进行尿常规和免疫功能检查。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避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接种疫苗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接种方案,通常需补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