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发烧呕吐怎么回事
哺乳期妈妈发烧呕吐可能由急性乳腺炎、胃肠型感冒、饮食不当、产后感染、脱水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补液调节、饮食调整等方式缓解。
1、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导管阻塞易引发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导致局部红肿热痛,伴随38.5℃以上高热。需及时排空乳汁并采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如持续化脓需手术切开引流。
2、胃肠型感冒: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引发呕吐腹泻伴低烧,体内电解质紊乱会加重症状。建议口服补液盐维持水钠平衡,哺乳前后严格洗手避免婴儿感染。
3、饮食不当:
食用变质食物或生冷刺激饮食会引发急性胃肠炎,呕吐物多含未消化食物残渣。暂时禁食4-6小时后可少量饮用小米粥,哺乳期应避免服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4、产后感染:
产褥期生殖系统创面未完全愈合时,链球菌或厌氧菌感染可能引起产褥热,表现为弛张热伴寒战。需进行血培养检查后静脉滴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
5、脱水:
哺乳期体液消耗量增加,呕吐导致水分大量流失可能引发脱水热。每2小时补充200毫升淡盐水,观察尿量维持在每天1000毫升以上。
哺乳期出现发热呕吐需暂停母乳喂养直至症状缓解,保持每日2500毫升饮水量。饮食选择藕粉、蒸苹果等低渣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胃肠负担。室内保持22-24℃恒温环境,呕吐后使用淡盐水漱口防止口腔黏膜损伤。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但禁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婴儿的药物。症状持续12小时以上或出现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