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吹上天的3种保健品,实则坑钱又伤身,劝告父母:谨慎购买
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产品被营销包装成"万能神药",价格翻了几十倍不说,还可能暗藏健康风险。今天就扒一扒那些被过度神话的保健品,帮您避开消费陷阱。
一、胶原蛋白口服液
1、吸收率低得可怜
大分子胶原蛋白经消化道分解后,能真正被皮肤吸收的微乎其微。与其花高价买口服液,不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自身胶原蛋白合成。
2、可能添加雌激素
部分产品为追求"见效快",违规添加雌激素类物质。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乳腺疾病风险。
二、酵素减肥产品
1、活性成分难存活
酵素在胃酸环境中基本失活,根本达不到宣传的"分解脂肪"效果。所谓的减肥效果,多半来自产品中添加的泻药成分。
2、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长期依赖酵素产品会导致肠道蠕动功能退化,出现"不用就便秘"的恶性循环。严重者还可能引发肠道黑变病。
三、磁疗保健产品
1、磁场强度不达标
市面上多数磁疗产品磁场强度仅1-3毫特斯拉,远达不到治疗所需的50毫特斯拉。所谓的"改善血液循环"纯属心理作用。
2、干扰医疗设备
心脏起搏器佩戴者使用磁疗产品,可能导致设备程序紊乱。糖尿病患者使用磁疗鞋垫,可能影响血糖监测仪读数。
四、科学选购建议
1、认准"蓝帽子"标志
查看包装是否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识,拒绝"三无"产品。
2、理性看待功效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凡是宣称"根.治""速效"的都涉嫌虚假宣传。
3、优先食补
均衡饮食搭配适量运动,比任何保健品都更安全有效。比如补充维生素D完全可以通过每天晒太阳15分钟实现。
这些被过度包装的保健品,正在掏空很多老年人的钱包。转发给家人看看,别让辛苦攒的养老钱打了水漂。记住,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保健品。